癔症应以心理治疗为主:癔症就是在人格基础上,由精神刺激因素诱发的。癔症患者是“生活中的残废”,当遇到困难、挫折时就以癔症发作的形式来逃避现实。癔症可分为转换性和分离性。转换性是指躯体功能的某一方面丧失或改变,这种躯体功能障碍实际上是心理矛盾或需要的一种表现。如:痉挛发作、肢体震颤、抽动、瘫痪、不能站立、不能步行、失音、失明、耳聋、咽部异物感等。

癔症治疗上应以心理治疗为主,辅助药物治疗。
1、医生与病人应建立良好的关系,向其讲明疾病性质和注意事项,使病人对疾病治愈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,并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,争取他们的配合与帮助,避免不良的暗示对病人的影响。
2、暗示疗治。根据病人受暗示强的特点,应用多种暗示手段消除症状。如充分利用“语言暗示”使病人公地治疗抱有强烈的信心与迫切心理。在语言暗示的基础上可采用药物疗法。
3、物理疗法。对癔症性瘫痪、痉挛、呃逆等可用电针灸、电刺激等疗法,均有疗效快、无毒副作用的效果。
4、癔症发作前常具有癔症型人格,因此,经常在一起生活的人群中,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,例如在小学校或中学、农村等环境中,如出现首例癔症发作时,当周围的人目睹其发病情景,由于对疾病不理解,大惊小怪,产生紧张、恐惧心理。在相互心理暗示和自我暗示的影响下,会相继发生类似的发作。甚至短时间内,会在周围许多人中发生相似的癔症发作。这咱“癔症的集体发病”,应及时采取“隔离”措施,同时给予对症处理和暗示治疗。